倡导理性投资,普及依法维权——2025年“5·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”
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,投资者权益保护已成为维护市场公平、稳定、透明的核心命题。在2025年“5·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”活动中,倡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和依法维权,使投资者充分认识投资风险,掌握依法维权路径,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资本市场生态。
一、以案为鉴:警惕三大投资陷阱
资本市场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,而不法分子常利用投资者逐利心理编织骗局。证监会近年来公布的典型案例为投资者敲响警钟:
高回报骗局:某网络平台宣称年化收益300%,通过虚假案例诱导投资者入局,最终导致本金无法兑付。此类案件揭示了一条铁律——承诺“稳赚不赔”的项目往往暗藏陷阱。
假冒从业人员:曾有“资深投资顾问”虚构“XX科技”项目,谎称知名企业背书,实则为空壳公司。投资者需牢记:核实从业人员资质、查询项目备案信息是防骗第一步。
非法荐股陷阱:微信群中自称掌握“内幕消息”的荐股者,诱导投资者高价接盘后股价暴跌。根据《刑法修正案(十一)》,“自洗钱”行为已被纳入刑事打击范围,投资者切勿轻信所谓“内幕”。
二、政策护航:构建投资者保护新格局,夯实投资者保护制度根基
为构建“大投保”格局,证监会持续完善制度供给。2024年集中发布的10项投资者保护制度规则,涵盖程序化交易监管、发行上市审核、纠纷多元化解等领域。其中,《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(试行)》要求量化机构强化风险控制,防范高频交易对市场公平性的冲击;《监管规则适用指引—发行类第10号》明确压实中介机构“看门人”责任,从源头上遏制欺诈发行;而《关于完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工作方案》则通过“示范判决+专业调解”模式,推动群体性纠纷高效化解。
2024年修订的《持股行权工作规则》进一步规范了投保机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、行权线索分析等流程,强化了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“示范引领”与“风险揭示”。
三、依法维权,畅通渠道守护权益
面对权益受损,投资者可通过以下路径依法维权:
1、调解优先:投资者可向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、行业协会等机构申请调解。
2、诉讼维权:依托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制度。例如某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案中,超5万名投资者获赔24.59亿元。
3、行政举报:投资者可通过12386热线、证监会信访渠道等途径举报违法违规行为,监管部门将依法核查并反馈处理结果。
4、刑事追责:对涉嫌犯罪的案件,证监会将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。
四、理性投资,共筑财富安全防线
投资者需牢记“三不三要”原则:
· 不轻信“保本高收益”承诺:警惕年化高收益率的非法集资陷阱;
· 不参与非正规渠道交易: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核实机构资质,远离场外配资、虚拟货币等非法活动;
· 不盲目跟风炒作:坚持价值投资理念,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配产品。
· 要定期查询账户动态:及时掌握持仓变化,防范资金挪用风险;
· 要主动学习金融知识:通过证监会“投资者教育基地”获取权威资讯,提升风险识别能力;
· 要依法理性维权:遭遇侵权时,优先选择调解、仲裁等非诉方式,必要时通过诉讼捍卫权益。
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投资者的理性参与。让我们以“5·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”为契机,牢记“风险收益对等”原则,善用法律武器,共同筑牢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根基。唯有理性与法治并行,方能守护好我们的“钱袋子”。